返回一览

刘洪臣谈就医:引入民营医院解决看病难的问题
2015-01-08 16:03:00

【前言】长期以来,“看病难”一直是人们的心头病。卫生部调查数据显示,中国约有近半居民有病不就医,29.6%的居民应该住院而不住院。而相当大的一部分原因就是“看病难”造成了人们“就医路”的阻塞。

  试想,当大多数人携带病菌在社会上流动,不仅对自身的健康不利,甚至威胁着整个社会。因此,“看病难”这一问题是眼下迫在眉睫的问题。对此,中华口腔协会副会长刘洪臣教授也表明了自己的观点,在他看来,引入民营医院时解决“看病难”的必经之路。

  中华口腔协会副会长刘洪臣教授

 

  公立医院难堪医疗卫生事业重任

  健康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医药卫生事业关系亿万人民健康和千家万户幸福。然而提起看病,很多人都有过去公立大医院就诊的经历:挂号排长队,候诊等半天,反复检查太折腾,开大处方花钱多……说到底就是一个字:“难”。

  近年来,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步推进,群众反映强烈的看病难得到了一定缓解。为进一步治疗这一“顽疾”,党和政府正不断深化医改,努力打造一条人人“病有所医”的健康之路。刘洪臣教授作为国内口腔界的旗帜性人物在很多重要的口腔会议上发言。主要谈到的是深化中国医疗领域改革,让更多的民营医院分解目前看病难,就医难的问题。

 

  民营医院成为医疗卫生事业的支援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所有的医疗机构,都是国家所有,统一支出和盈利。随着改革开放,医疗改革推进,虽然国家加大了对公立医院的投入,意在改善医疗资源紧张的状况,但人们“看病难”的问题依然存在。

 

  因此,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更好的发展医疗事业,上世纪80年代起,国家允许私人资金,外来资金,投资医疗卫生事业,所以形成了,以灵活多变,追求高质量服务为口号的民营医院。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民营医院已经成为国家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补充力量。国家大力鼓励有资格的人员创办民营医院,意在降低公立医院在卫生领域内的比重,形成公立医院与非公立医院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